聚焦北京楼市回暖
编者按随着利好政策接连出台,北京楼市迎来成交量回暖迹象。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之后,11月份北京楼市成交量继续回暖。本期地产周刊聚焦北京楼市新动向。
楼市热点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李晓红
近期,接连出台的利好政策为房地产行业注入了信心,北京楼市持续回暖。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对多位购房者采访以及对北京房地产市场走访后发现,利好政策降低了购房成本和门槛,前期一直观望的购房者开始出手购房,购房意愿增强,成交量有了明显增长。
显现止跌回稳迹象
“9月份的政策出台以来,我们门店的二手房成交量比较活跃。去年10月份我们门店成交了5套,今年10月份成交了15套,同时咨询量和带看量也比去年10月份明显增加。进入11月之后,门店仍然延续市场热度,截至11月14日,已经成交11套二手房。”北京链家康静里一店经理魏玉凯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近期,一系列利好政策接连出台,激发了市场活力。购房成本和门槛都在降低,而且房价正处于相对低位,使得前期一直观望的购房者开始出手购房。
在北京市昌平区一家房产中介公司,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看到了多名前来咨询或者签约的购房者。
“我们最近购买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价格比去年下降了很多。目前,在昌平区,符合我们需求的房源比较充足,可选择的范围比较大,而且周边环境、房屋户型以及周边配套等都还不错。”购房者刘先生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由于要和父母一起生活,我们卖掉了西城区的一套小房子,准备换一套大房子。”姜女士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近段时间,她和家人在顺义区和昌平区看了很多新房和二手房。“各种利好政策降低了购房成本,交易量确实上升不少,价格相对还算稳定。”
在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作用下,10月份全国楼市出现积极变化。其中,北京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1.0%,而这样的热度目前仍在延续。
北京链家研究院院长高原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9月底的楼市政策对信贷、利率、限购进行调整后,刚性需求群体迎来利好。10月份以来,次新、低总价的刚需住房交易热度相对更高,这带动北京市场网签规模创19个月以来新高,价格初步止跌回稳。
高原还指出,此次政策是前期政策的接续,能够加速已售出自有住房、选购改善性住房购房者的置换改善,对四季度市场形成利好。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日本研究中心研究员吴英杰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北京楼市在2024年10月份和11月份正逐步显现出止跌回稳的迹象,具体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利好政策支持了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新房与二手房成交量有所上升。二是价格跌幅收窄,显示出市场逐步企稳趋势,刚需与改善型住房购房者购房意愿有所提升,但形成强劲购买力还需要很长时间。三是利好政策的频繁出台和市场活跃度的提升,使购房者的观望情绪减弱,市场信心在逐步恢复。政策效果的持续将使市场热度在短期内保持。
购房者由观望转变为谨慎入市
“在顺义区、昌平区看了很多套房子后,我发现郊区的新房或者次新房,无论是房子周边的交通、学校、医院等,还是户型、保值潜力都不错,都很受欢迎。”姜女士表示,房子还是要注重它的实用价值。
“买房时,需要考虑学校、医院、通勤、房价、房屋质量等多种因素。”购房者郭先生近期在昌平区看了多套房子后认为,买房还是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作出购房决策,满足最主要的需求。
从找房热度来看,58同城数据显示,10月份,北京找房热度环比上涨15.1%。密云、良乡、长阳、黄村、昌平等区域找房热度相对较高。
在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的采访中,多位房地产中介人士表示,昌平区、顺义区的房价在北京较低,经过前段时间的调整,价格回落较大,近期吸引了不少刚需消费者,还有一些想改善居住条件的购房者。
“利好政策接连不断,消费者的购房信心更强了。”魏玉凯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近期,购房者和业主的咨询增多,双方成交意愿增强。“我们门店周边的购房者和业主以‘80后’居多,相对比较理性。他们比较在意政策带来了哪些具体利好,双方以什么样的价格成交。所以,相比之前,成交周期明显缩短,成交节奏更快。”
吴英杰表示,北京楼市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动下,购房者的信心得到一定恢复,购房者由之前的观望心态转变为谨慎入市,购房需求得到一定程度释放,购房者开始更加注重房子的实用价值和长期保值增值潜力。“当前市场呈现出供需两端的积极互动,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市场回暖趋势渐显。”
不过,郭先生认为,政府相关部门还应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收入、增强购房者对房地产市场的信心等方面下功夫,统筹出台更加有力的政策“组合拳”。
吴英杰认为,目前,政府在购房支持政策和配套设施建设方面已有显著进展,但政策需要时间消化落实,购房成本依然较高,居民收入预期不稳定。今后需在增加居民收入与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上不断完善政策,更好地满足居民的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总 监 制丨王 辉 车海刚
监 制丨李丕光陈 波 王 彧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曹 阳